“城市更新語境下建筑師的歷史責任”大師論壇(杭州站)成功舉辦

9月8日下午,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綜合樓報告廳迎來了“城市更新語境下建筑師的歷史責任”大師論壇(杭州站)。
城市更新肩負著城市空間盤活、人文記憶再生、社交活力重塑的歷史使命,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核心引擎。隨著“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首次寫入我國五年規劃,“十四五”時期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城市更新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關政策也進入密集出臺期。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多地的城市空間拓展策略,正從“新區開發的增量發展”,逐步轉向“城市中心重構的存量挖掘”。我國的城市更新發展由地方探索先行,具有典型的“自下而上”特征。同時,城市更新存在明顯的城市群特征,大體分為四大區域: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和大西南。本次論壇,來自北京和浙江兩地的建筑師,以城市更新為主題,進行學術討論與交流,緊跟時代發展,十分應景。
本次論壇由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市勘察設計協會協辦。
















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勘察設計管理處處長杜治斌;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金星;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秘書長王漪;浙江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許世文;浙江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陳志青;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裘云丹;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勘察設計處主任寶音;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秘書長胡頤蘅;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兼副秘書長焦儉;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副秘書長楊翊楠;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支部書記徐麗;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建筑文化分會秘書長王新等。


北京與杭州兩地的建筑師代表共計110余人參加了這次的論壇活動。論壇上半場的開幕式,由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秘書長胡頤蘅主持;論壇下半場的學術論壇,由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裘云丹主持。


論壇伊始,張金星院長對在座來自北京的領導嘉賓表示了歡迎。為遠道而來的同行簡要介紹了浙江省院發展歷程以及未來愿景,并表達了對北京、浙江兩地建筑設計院深入合作的殷切期望。


杜治斌處長、王漪副秘書長也分別為大師論壇作了開幕致辭。


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會長、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建筑師徐全勝;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總建筑師、邵韋平工作室主持建筑師邵韋平,兩人通過線上視頻,給本次大師論壇致辭并祝愿論壇圓滿成功。


來自北京和杭州的優秀建筑師代表先后上臺分享。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浙江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許世文作為第一位嘉賓,作了題為《從廢棄礦坑到現代宋韻——杭州國家版本館的前世今生》的主題分享。在城市更新的語境下,他從概況、理念、技術、感悟四個角度切入,講述了由原先的廢棄礦坑到如今中華文明種子基因庫的杭州國家版本館的前世今生;介紹了項目在各專業設計與工程總承包管理上遇到的種種技術難點與挑戰;分享了杭州國家版本館項目是在建筑設計與建設模式上一次大膽創新的感悟。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劉恒,作了題為《低碳語境下的新舊共生》的分享;中聯筑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師薄宏濤,作了題為《中醫一樣的望聞問切——更新中的建筑師角色與責任》的分享;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九設計院院長莫洲瑾,作了題為《城市更新中建筑師的情理關系》的分享;line+建筑事務所合伙人、總建筑師孟凡浩,作了題為《與日俱新》的分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邵韋平工作室副主任劉宇光,代替在線上參會的邵韋平大師作了題為《活力與秩序——北京奧體南區城市與建筑實踐》的分享。
六位知名建筑師通過建筑理念和設計實踐的主題分享,讓與會的建筑師收獲滿滿。
未來,相信北京與杭州兩地的建筑師能相互學習和借鑒各自的成功經驗,在更深層次與更廣范圍上增強合作,設計符合城市更新要求下的低碳綠色建筑,共同探尋建筑領域上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模式。

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