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果評價丨??诿捞m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旅客航站樓工程(公共建筑一等成果)
來源: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
發布時間:2024-08-13

“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評價”是由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指導的北京市勘察設計行業最高評價,分為綜合成果評價、專項成果評價、單項成果評價三個類別。本屆成果評價項評選從2023年08月30日申報開始至10月11日初審結束,評審專家組嚴格按照“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評價”評審要求,對申報項目進行認真篩選和綜合評價,經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審定,最終評選出綜合成果611項,專項成果278項,單項成果192項。其中,建筑工程設計綜合成果評價(公共建筑)一等成果52項,二等成果56項,三等成果81項,現對榮獲一等成果項目進行展示如下:
??诿捞m國際機場二期
擴建工程旅客航站樓工程
項目概述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距??谑袇^直線距離約15km,是國內大型機場和區域樞紐機場。伴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國家戰略以及經濟發展的需求,??跈C場現有規模已經難以滿足使用需求。2015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復:??诿捞m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按照本期2025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遠期2040年旅客吞吐量6200萬人次的目標設計。
自2015年起,對??赥2航站樓項目進行方案優化、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2020年6月30日,??诿捞m國際機場二期擴建航站樓主體工程完工。隨著后續的設備調試和試運行,2021年12月2日,??诿捞m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運,宣布邁入“雙樓雙跑道”的運營時代。

▲ ??诿捞m國際機場航拍圖
美蘭機場的戰略定位可概括為:立足海島,對接珠三角并輻射南部沿海地區,連接三沙的空中橋梁;國際旅游島的門戶機場;未來通往東南亞地區的中轉機場。
海口美蘭機場T2航站樓的建設規模約30萬㎡,設計容量是2500萬,配合現有T1航站樓可實現全場3500萬年旅客吞吐量的本期設計目標。在充分考慮了??讵毺氐牡赜蛭幕c自然氣候,以及離島免稅政策下的旅游島門戶機場這一特殊屬性,我們為本項目提出了“高效便捷、商業充足、文化顯著、綠色智慧”的設計目標。
設計理念
? 以高效便捷為目標的旅客流程
??跈C場位于市中心東南約15km處,需要服務東西兩個進場方向的旅客。新建的T2航站樓與原有的T1航站樓相對建立,樓前各設置一個交通環。兩個交通環相互獨立,同時又能滿足相互之間的聯系。本次配套建設的T2樓前停車樓下還設置了地鐵站,停車樓前是現有的高鐵站,兩條軌道線路通過地下通道與兩個航站樓和現狀的樓前綜合體相連。陸側交通設施充足且便利。

▲ ??诿捞m國際機場航站區總平面圖T2航站樓空側共設有近機位35個,機型組合為1F10E24C,機坪布局緊湊合理。4個國際近機位設置在了主樓中間,其余是國內機位。東西兩側的國際機位可切換為國內機位,避免項目使用前期國際使用量不足時造成的資源浪費。
T2航站樓整體呈簡潔的X型構型,“主樓+四指廊”的模式有效地縮短了旅客安檢后的步行距離。航站樓空間寬闊、設施充足、流程便利。


▲ 剖面圖航站樓地上四層,地下一層。三層為出港層,二層為到達廊,首層為到港層。主樓局部設置四層和地下層。
四層標高14.5m。主要功能是陸側商業和餐飲,國際出境聯檢現場,國際商業區,國內兩艙服務區。
三層標高,主樓9.5m,指廊8.3m。主要功能是值機大廳,陸側辦公區,國內商業和餐飲,國內及國際候機區。
二層標高4.5m。主要功能是國內國際到達通廊,指廊端頭候機區,中轉服務區,行李機房上空。
首層標高±0。主要功能是國內國際行李提取大廳,行李處理機房,國際入境聯檢大廳,迎候大廳,貴賓服務區,國內國際遠機位候機廳,機房。
地下一層標高-6m;主要功能是后勤服務通道,機房,辦公和軌道交通換乘大廳。

▲ 各層平面圖國內出發旅客首先進入三層值機大廳,經辦票和安檢進入中央商業街。沿著天窗的指引進入四條候機指廊。在北指廊的端頭設有雙層候機,部分旅客下至二層候機。四條指廊的首層均設有遠機位候機區。旅客從安檢后至最遠點登機口步行距離為430米。
國內到達旅客通過登機橋進入四條指廊的二層開敞到達廊,然后匯入主樓中心區進入室內,再下至首層行李提取大廳。旅客提取行李后進入迎候大廳,離開航站樓。
國際出發旅客從三層值機大廳乘坐豎向交通上至四層國際出境聯檢現場。旅客經檢疫、海關、安檢、邊檢后下至主樓中央北側三層的國際候機區或首層的國際遠機位候機區。
國際到達旅客從二層的國際到達通廊下至首層國際入境聯檢現場。在入境聯檢現場排隊候檢的旅客可以同時感受到庭院和中央天窗的采光和景觀。通過檢查的旅客進入到國際行李提取大廳提取行李后經過海關進入迎候大廳,再離開航站樓。各條流線簡潔高效,同時又能實現便捷的互相中轉。? 以商業運營為主導的空間布局
??谧鳛閲抑攸c打造的自貿島,離港免稅的政策同樣影響了我們的航站樓設計。正因為離島免稅政策的存在,我們的旅客流程并沒有像同期建設的其他機場一樣采用混流模式,而是設置了到達夾層,采用了進出港分流模式,便于后期商業運營對進出港旅客實施分別管理。
為了設置更為充足的商業區,并保證商業區的活力,我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擴大主樓的進深,在主樓中央設置一條空側商業主軸線,軸線上方設置中央采光帶。采光帶與指廊天窗貫通,聯系四條指廊,結合東西室外庭院,為旅客提供了空間豐富、景觀宜人的出行體驗,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中央商業街內,清新的空氣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條件,明媚的陽光舒緩了旅客的心情,也激發了旅客在樓內購物的欲望。中央商業街的北側是商業店鋪,南側是安檢通道。在中央商業街中心綠廊景觀內,除了兩處面積較大的人群聚集休憩區,我們還設置了多處散落于景觀內的休息座椅供商業區消費者使用。中央商業街采光頂下還設置有遮陽膜,兩側設有遮陽格柵,白天可避免陽光直射,為室內提供一個舒適的光環境。夜晚遮陽膜又將結合燈具作為發光源,繼續為室內提供均勻的照度,給乘坐晚班飛機的旅客同白天一樣舒適愉悅的出行體驗。

我們希望旅客在經過安檢之后,能快速地緩解緊張的情緒,穿梭在綠化叢林之中,感受浸入式商業體驗。這里的景觀設計主要考慮了旅客安檢過后與商業空間的通達性。在流線設計上,兩側預留了充足的橫向交通路線,并利用縱向通道將各商業店鋪與安檢區出口對位,創造自然動線的同時,保證人行交通的順暢。我們還特意在中央商業街內做了結構降板,目的是為了給植物的根系提供更多的土壤,讓植物能夠更好地生長,從而更好地服務旅客。
▲ 中央商業街平面圖
▲ 中央商業街施工階段照片中央商業街的兩端是兩處室外景觀庭院。步入庭院,在平臺上喝杯咖啡,休息小憩,亦能感受到當地植物物種為旅客呈現的海島獨有的自然風光。

經過室外庭院,旅客繼續沿著天窗的指引通向候機指廊。在指廊端頭,我們設置了符合??诘赜蛭幕尿T樓商業區。這一設計靈感來源于海口獨特的騎樓文化,試圖體現人文機場的設計理念。


其實在設計過程中,指廊端頭的集中商業區,本有著另外的一種設計可能,我們將它命名為“花開美蘭”。這是用抽象的單元化幾何圖形去模擬花朵綻放的姿態,并與指廊端頭的采光頂形成呼應。雖然后續的內裝設計階段,業主將這里改為更加具象的“騎樓文化”,但出發點都是利用符合地域文化的商業規劃去影響航站樓內部的空間布局。

▲ “花開美蘭”的另一種設計可能? 以地域文化為理念的建筑設計
除了騎樓文化的體現,我們對地域性設計和表達也貫穿在整個航站樓建筑之中。最顯著的體現元素就是“花開美蘭”的屋面設計理念。我們把抽象的??谑谢ㄈ敲纷鳛槲菝嫜b飾板圖案進行設計。具有穩定結構作用的三角形,不僅是一種圖案的表達,也是我們對于建筑結構一體化的一種思考與嘗試。屋面系統采用的是直立鎖邊金屬屋面外加金屬裝飾板的構造系統。

▲ 屋面系統示意圖
主樓的屋面圖案較大,指廊的屋面圖案較小,在轉彎處形成平滑過渡,實現屋面圖案的自然順接,呈現出自然和諧的效果。圖案大小的變化,不僅僅是出于感性美的考慮,更是來自理性美的思考。主樓跨度大,空間高度高,結構網格尺寸較大,一個主樓屋面圖案單元邊長20米;指廊跨度小,空間高度低,結構網格尺寸較小,一個指廊屋面圖案單元邊長10米。圖案大小的變化反映了建筑結構一體化以及標準化、模數化的設計理念。圖案的變化順應內部結構的變化,而結構的變化是基于受力分析和計算得來的,是由一步步理性思考推導得來的。主樓和指廊的三角形單元,均是一個高度整合的屋面單元。結構網格與屋面圖案相對應,達到結構與裝飾相統一的目標。建筑結構、金屬屋面、采光天窗、內部吊頂、機電設施高度整合在一個系統中。這樣的屋面設計,既實現了遮陽、排水等功能的需求,也構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第五立面。
設計好了基本網格和基本單元,為了讓整體屋面更具特點,我們還對特殊位置進行了有趣的變化。位于指廊端頭,騎樓商業上方的圓形穹頂就是在標準單元之上的特殊處理。這里既保持了三角形基本網格的邏輯,又有所變化,是整個航站樓造型設計的“點睛之筆”。穹頂區域的室內造型別致。特殊位置的特殊處理造就了這個”網紅打卡點“的誕生。到了夜晚,我們還設計了可調控的照明。在不同的節日,點亮不同的顏色,烘托不同的節日氛圍。

▲ 穹頂內部“網紅打卡地” ??谧鳛橐粋€因海而生的旅游城市,我們還在航站樓中體現了大量的海洋文化元素。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旅客候機區的休息座椅下的地毯。我們選擇漸變的顏色活躍室內氣氛。候機的游客仿佛置身在海邊,浪漫愜意。提到海洋文化,樓前高架橋上的車道邊雨棚也是以海浪為設計理念進行設計的。車道邊雨棚采用單元式膜結構,用簡單形式的疊加,形成類似海浪一般的韻律美。▲ 圖1 車道邊雨棚實景、圖2 車道邊雨棚設計圖紙、圖3 跨層隔震示意圖
對地域性的詮釋,不僅包括對地域文化的反映和體現,也包括對當地特殊氣候和地質條件的應對。針對海口抗震等級高的特點,我們首次采用了跨層隔震的設計方案。合理的結構布置,創新的跨層隔震設計為室內帶來了開闊的空間效果。而對于??诘亩嗯_風的天氣,我們也對外圍護體系的安全行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和更高的設計標準。這些都體現了??赥2“平安機場“的設計理念。▲ 圖1 迎候廳室內大跨度實景、圖2 行李提取廳室內大跨度實景、圖3 候機區地毯實景(左右滑動可查看更多)
設計創新
? 以綠色智慧為驅動的創新思考
??跈C場外圍護設計需要應對??诘亩嗯_風天氣和炎熱的氣溫。因此,我們采用了雙層屋面系統。這種系統不但通過雙層屋面的加固保證更強的抗風揭能力,也因為雙層屋面中間的通風層,大幅降低了下層屋面在陽光直射下的溫度。據測量,在炎熱的夏季,兩層屋面之間溫度差為10°,這也將大幅度的降低航站樓室內的空調能耗。

▲ 直立鎖邊金屬屋面加裝飾板構造示意圖配合??诘锰飒毢竦臍夂驐l件,我們致力于打造一個綠色花園機場。除了樓內隨處可見的室內綠化,和兩處集中的室外景觀庭院,我們還結合??谶m宜的氣候和T1航站樓的經驗,在到達區域設計了開敞到達廊和景觀帶,既有利于全樓的節能,也充分體現了熱帶機場的特色。
設計過程中我們還利用BIM模型模擬優化了屋面系統的雨水排放和收集。通過模擬光環境,計算屋面天窗的數量,改善室內光環境。通過中央采光帶和三角形點式天窗的自然采光,減少日間照明的能耗。通過對夜間照明的模擬,改善燈具的設計,達到節約能耗的目的。這一系列與自然融合的設計,充分體現了??赥2“綠色機場”的設計理念。目前??跈C場也已經獲得綠建三星的設計標識證書。▲ 圖1優化雨水排放和收集、圖2改善室內光環境、圖3優化室內照明設計(左右滑動可查看更多)
??跈C場T2航站樓作為??谑行碌拈T戶。這座現代化的航站樓融入了明媚的陽光、豐富的植物、清新的空氣,高度結合地域氣候和文化特點,也必將成為“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的新典范。
項目名稱:??诿捞m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旅客航站樓工程
榮獲優秀成果:
2023年成果評價丨建筑工程設計綜合成果評價(公共建筑)一等成果
設計人員:李樹棟、束偉農、韓維平、楊明軻、王鑫宇、吳中群、金巍、李大瑋、陰愷、黃源、卜龍瑰、王前、王奎、高峰、崔屹巖、朱永欣
設計單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法國巴黎機場集團建筑設計公司
建設單位:??诿捞m國際機場二期擴建指揮部
項目地點:海南省海口市
設計時間:2015年06月-2018年06月
建成時間:2022年06月
總建筑面積:295892.41㎡
建筑高度:34.30m
攝影:存在建筑-建筑攝影
文章所用圖文資料由設計單位提供,如有版權問題,請與相關單位聯系。